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179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43684      線上人數 : 160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7975


    題名: 謝勒之實質倫理學的人格理論
    其他題名: The Theory of Personality in Scheler's Material Ethics
    作者: 黃能展
    huang, Neng-chan
    貢獻者: 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孫雲平
    Yun-ping Sun
    關鍵詞: 梅洛龐蒂;凝聚;人格愛;人格救贖;實質倫理學;謝勒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5-01-07 15:57:39 (UTC+8)
    摘要:   對謝勒人格理論而言,「人格」在倫理精神的發展上是作為價值的承載者,而不是價值的設定者。謝勒認為康德和尼采的倫理價值主張之所以流於主觀的,那是因為他們二人視「人」的人格也是一種價值的設定。不過,康德是以人格同一性發展先驗主觀的「道德價值」,而尼采則著重人格差異之經驗主觀的「生命價值」。然而,謝勒之實質倫理學是在於如何超克康德與尼采各執於價值一端的失衡現象,並尋求化解人性的緊張與割裂,最終使人的精神及於通達無阻礙的境地。簡言之,謝勒之以人格作為倫理精神發展的過程,就如他自己所宣稱的「人格的救贖」,即它如何由非道德的生活價值(例如悅和不悅)以提升至道德價值(例如善及惡)的過渡、並呈現客觀價值階層秩序的完整性。   其實,謝勒的實質倫理學也是一門哲學的倫理學,它是奠基於「人格愛」之先天本質的發展。謝勒的「先天」概念是不同於康德的,他的先天觀念包含人的愛、恨等等情緒在內的意涵;更有甚者,他認為唯有透過先天之本質直覺的現象學應用,那麼事物之自身給予的絕對整體性才有可能。當然,現象學作為謝勒之倫理精神的發展方法,除了它是奠基於立即之本質直覺的意向觀看而達到精神理解的充實外,價值的凝聚原則(例如悅和不悅、功勳和罪責)也是價值理論之重要方法的一環。當謝勒主張人格是作為價值的承載者、且價值是以凝聚原則處於某個階層時,那麼這些價值在發展上會產生上升、或下降的階層移動。這種現象正反映人在先天上對某事物具有偏愛、或拒斥的自然傾向,而這種先天存有的情緒傾向也是人格愛的具體地表現。   如果謝勒的價值論是用來克服康德之形式主義倫理學的困境,那麼他的價值人格為「多」的類型(聖人、天才、英雄等等)正是用來突破尼采之「偉大」的人格性仍受限於生命的價值。謝勒並不贊同尼采奠基於生物學觀點的人類圖象,而相對地他認為人能從環境的束縛解放出來、並構造出自身的人格世界。謝勒之「擬神論」的人類學觀點是透過有限人格(個別人格和總體人格)與無限人格之可能的體驗關係、而使得神性之善分解為各個精神本質的單位,即體現在價值人格類型的級序中;如此,價值人格類型的存在是有限人格間接地分享無限神性本質的明證。   此外,繼謝勒之後的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提出以身體空間作為行動主體的主張,這已充分發揮謝勒之情緒現象學的精神。對謝勒而言,人能立即直覺到友善或不友善的非道德價值時,感知者正直覺到作為社群之原初整體共在感的「我們」是先於「自身」的存在而被給定。在前反思狀態的「我們」其意味著「你-我是無分別的」,且這正是謝勒如何以總體人格作為社會、文化和國家之純粹現實精神體現的可能根基所在。不過,謝勒之人格主義的要旨在於駁斥康德之形式主義的道德主張、並以人格作為價值的承載而發展出實質的社群倫理精神價值;據此,筆者在本論文中嘗試將「身、心是無分別」的個體肉身性與我對「異我」的知覺活動統一在一個「你-我是無分別」之整體的體驗模式中,並以此解釋謝勒之實質倫理學的現實精神意涵。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0NHU05259004-001.pdf1497KbAdobe PDF396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312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