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1799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8278/19583 (93%)
Visitors : 969067      Online Users : 51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7997


    Title: 莊子哲學對生命教育之啟示與影響
    Authors: 盧義光
    Lu, Yi-guang
    Contributors: 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尤惠貞
    Huei-jhen You
    Keywords: 死生齊一;安時處順;平等齊觀;萬物齊一;莊子哲學;無為自然;生命教育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5-01-07 15:58:01 (UTC+8)
    Abstract:   「生命教育」即「生命哲學」的教育實踐,探討範圍包含「倫理」、「道德」「人生觀」與「生命價值」等廣義範疇,生命教育的探討,一方面追求生命的意義,以建立完整的價值體系;一方面期能落實於具體的生活環境中,提昇生活品質,以尋求安身立命之道。   莊子「境界型態的形上學」點破世人對表象事物的執著,通過精神的提昇與獨立思考,轉化生命的不足與限制,使生命教育的內涵更為充實。因此生命教育可以經由引導學習者超越外在的客觀現實,而使生命的安頓「當下即是」,提揭現行生命教育因「有待」諸多原因,而造成理想與實現有落差的狀況。希望本研究能由莊子「逍遙無待」的人生智慧,開創出生命教育另一番繁花勝景。對於莊子哲學中「逍遙無待」所涵蓋之重要範圍。   在本論文中將包含三大面向與五項重要意涵之概念,三大面向內在部分是「自我成長」,外在部分是「人際關係的融合」與「自然關係的結合」(莊子哲學的觀點結合現代生態學上共生觀點將生命真諦與道德與大自然做一結合到環境,也是基於理性的自我保存);五項重要意涵之概念分別是「無為自然」、「萬物齊一」、「平等齊觀」、「死生齊一」與「安時處順」,交疊出在生命教育中所產生之影響與實踐運用。   本論文有討論莊子哲學在生命教育中的影響之理論實踐,另一方面,本論文旨在探討莊子哲學與全人教育中的「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與「自然和諧」之關涉。透過莊子哲學將「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與「自然和諧」結合「無為自然」、「萬物齊一」、「平等齊觀」、「死生齊一」與「安時處順」,陳述其影響與應用。探討莊子哲學以古鑑今與主要實踐議題及莊子哲學在「教師教學」與「學生教育」上之應用。本論文依循原典及之前研究成果進行詮釋,並與生命教育的內涵作一對話,期能賦予生命教育更多的人生智慧及多元時代的新意義。   最後,以「莊子哲學在生命教育上之實踐與應用」結合本人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對生命教育的體悟與實踐作為本論文最後之結語。期望本論文在莊子哲學對生命教育之影響與啟示的學術研究上能具有參考價值。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ife-and-Death Studies] Disserations and Theses(M. A. Program in Philosophy and Life Education)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0NHU05259026-001.pdf2266KbAdobe PDF1965View/Open
    index.html0KbHTML284View/Open


    All items in N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