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29159 線上人數 : 128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1843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8433
題名:
莊子逍遙無待的生活美學
其他題名:
Zhuang Zi's free free life aesthetics
作者:
曾孟珠
Tseng, Meng-chu
貢獻者:
哲學系碩士班
陳政揚
Cheng-yang Chen
關鍵詞:
藝術
;
美學
;
無待
;
逍遙
;
莊子
;
審美
;
實踐哲學
practical philosophy
;
art
;
esthetics
;
esthetic
;
not treats
;
Zhuang-zi
;
the ramble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5-01-22 15:02:49 (UTC+8)
摘要:
《莊子》的學術思想是以生命為主體的實踐哲學,從「心」的體悟來彰顯「性」,通過無執、無私、無為、無事等盪相遣執、融通淘汰的工夫,將〈逍遙遊〉詮釋參與生活世界,就是把生命的有限性和心知執著消解掉,從困苦中經由體悟而給出一道曙光和遠景,開發出生命的無限性,走向未來的新願景,則人間到處可遊。依據本文的研究全文共分為四章,每章又分為三節,以下依序扼要介紹章旨: 第一章為〈緒論〉:陳述研究動機、步驟,以及莊子的時代背景和課題。 第二章為〈逍遙無待的思想義涵〉:〈逍遙遊〉意指須徹底將有執的包袱和累贅去掉,積極的落實在生命世界中,且展露出無待「逍遙」的生活藝術之美。其要旨可分為三:其一,從「無用」與「有用」的對比論逍遙,其二,從「無為」與「無事」詮釋逍遙,其三,從「無心」與「無待」詮釋逍遙。莊子逍遙的工夫是從心上做的,把執著融通淘汰,無掉人與物相刃相靡,呈顯出生命本然的德,如此始能領悟出應有的心得,必讓當下的日子,天天感到生香活意,可從三方面來說明:其一是忘的工夫達至逍遙義,其二是生命實踐的工夫達至逍遙義,其三是養生工夫達至逍遙義。所以莊子之道在實現至人、神人、聖人、真人、天人為理想人物,而〈逍遙遊〉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指無己之至人、無功之神人、無名之聖人,人必須無己、無功、無名才能明至人之心,達到逍遙無待之境。 第三章為〈由逍遙無待實踐生活美學〉:莊子認為「逍遙」是具有自在、自得等成就無待逍遙的意境,是生命主體的真實自我,即吾心虛靜,各自回歸自我的真實,重回生命根源之道,就是天地常道的和諧開顯,在萬物的觀照妙用下,朗現生命本有的自在美好,保留虛靜心在有限的生命裡對傳統書法藝術的認知及融會詩書、繪畫觀念與品格教育的實踐,經思想的表達、情感的抒發,展現在藝術及教材資源中,隨它的內涵一同遨遊,所以是逍遙無待的藝術,無掉世俗的計較利益,期待自在快樂的人生。 第四章為〈結論〉:莊子思想中生命的學問是生命的智慧,生命的智慧是生命的大道,生命的大道是不傷之道;莊子對生命意義的詮釋,一方對正飽受生活挫折煎熬者覓得一處安頓生命的園地,是放下哲學,另一方對於安之若命者覓得以應物遊心圓現物我和諧之境,是兩不相傷哲學,然而通過忘卻是非、榮辱、彼此、物我工夫,以消融生命中種種有執、對立,是以兩不相傷的道心理境,希望能透過玄同彼我、虛己以應物中實現安立天、地、人、我的生命境界。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9NHU05259008-001.pdf
7340Kb
Adobe PDF
0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338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