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67152      線上人數 : 60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8843


    題名: 華人世界的文化印記-鄧麗君的明星地位研究
    其他題名: The cultural ic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A Study of Teresa Teng's stardom
    作者: 黃國誌
    Huang, Kuo-chih
    貢獻者: 傳播學系碩士班
    程紹淳
    Shao-chun Cheng
    關鍵詞: 跨國明星地位;鄧麗君;後殖民;國族想像;文本互涉
    intertextuality;imagination on nation;Post-Colonial;Teresa Teng;transnational stardom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5-03-03 10:32:52 (UTC+8)
    摘要:   1995年鄧麗君猝逝,人們以「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來讚揚她,時至2010年一股追憶熱度仍持續著。本研究旨在探究鄧麗君何以跨越不同政治脈絡成為華人世界的標幟性偶像。研究方法採取文本分析、次級資料分析、深度訪談,劃分四個區域分別探討她在台灣、大陸、香港、海外華人社群的明星地位/明星身份(stardom),檢視她作為特定精神象徵產生於何種文化情境,形象映照出的崇拜心理或歷史局勢。   本文援引歷史情境來解釋她昔日被視為精神偶像的成因,上溯至1949年大規模的華人遷徙,和台美斷交後的台海冷戰局勢、以及香港移民潮與九七回歸,研究結果認為鄧麗君的事蹟、公開活動跟這些時代氛圍相互指涉,最終她在不同地區的明星身份,深刻反映該地各自的政局,但並非四地的明星身份都等同該地歌迷投射的情感,且各地歌迷對於鄧麗君承載的中國性,其情感共鳴實為迥異。    因為諸多國族、離散華人的各類表述都纏繞著鄧的明星言說,以致傳媒評論上盛行一種解釋-鄧氏歌曲最具中國風格,而得以成為不同華語地區最為流行的第一人,這種倒果為因的見解,忽略鄧氏歌曲先於華語系不同國度大範圍傳唱,而後才得以被視為最具代表性的順序。這種從中國風格去看待的論點,忽視當時台港中、海外地區對歌曲類型偏好和傳播條件的差異,致使從另一個角度的討論相對失聲,亦即「赴日發展與日本翻唱歌對明星崛起和走紅的助益」,本文帶入後殖民的觀點,挑戰本質化論點-諸如「四地華人都喜愛鄧麗君是反映中國情感共鳴的根源性」。因此分析部分回溯鄧麗君何以被建構出「中國性」的過程,而在解構了愛國藝人形象的脈絡後,亦確認了這並沒有幫助到鄧麗君最初在台灣的崛起和走紅。   本研究反思到明星研究傳統尚未深入辯證的面向,過往研究明星形象之目的,多數用以還原解釋明星受歡迎的成因,此法用在多數明星是適切的,但分析鄧麗君這個案例時,愛國藝人形象絕非其賴以走紅台灣的原因,曲風廣泛才是更關鍵的,諸如1970年代文藝電影的盛世中發展出的創作取向,插曲以呼應劇情的情歌為主需要演唱人才,鄧麗君以電影歌曲〈千言萬語〉、〈海韻〉的風行一時,首度走紅,此一類別歌曲也給了她日後演唱膾炙人口名曲的機會。其次,鄧麗君實為將最多日本曲風帶入國語歌類別的歌手,這類歌曲在當時切合且滿足台灣大眾的音樂口味需求,鄧麗君也才因此正式從小眾的戲曲小調的歌者,逐步轉變成紅遍全台灣的暢銷歌手和流行音樂明星。   本文亦分析了今日大陸歌迷對鄧麗君的明星言說,和探討構成其今日明星地位的原因,得到的研究啟示則為-鄧麗君的提前隱退和猝逝在其整體明星地為中都極具重要性,這使得她生前作為精神符號的明星身份變動性降至最低;同時讓她的地位不受政治藩籬的紛擾,得以在兩岸局勢丕變後,持續著生前的跨國明星地位。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9NHU05375007-001.pdf7421KbAdobe PDF58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59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