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35235 線上人數 : 47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宗教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宗教學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19769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769
題名:
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以《莊子內篇註》為中心
其他題名:
A Study of Shih, Te-Ch'ing's Thought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Teachings: Focus on The Commentary on the Inner Chapters of Chuang Tzu
作者:
釋會雲
Shih, Hui-yun
貢獻者:
宗教學研究所
黃國清
Guo-qing Huang
關鍵詞:
齊物論
;
憨山德清
;
莊子內篇註
;
三教會通
;
觀老莊影響論
Shih Te-Ch'ing
;
Kuan Lao-Chuang ying-hsung lun
;
Three Teachings
;
Commentary on the Inner Chapters of Chuang Tzu
;
The Equalizing Opinions about Things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5-03-19 16:10:49 (UTC+8)
摘要:
釋德清為明朝末年「四大高僧」之一,精通佛教義理,對儒道二家思想亦有鑽研。當時宗教政策是以儒家為主,佛、道為輔的三教融合局面,社會文化潮流日漸趨向「三教會通」的發展,四位大師順應文化思潮,倡導佛學,亦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三教會通」態度。這四位大師之中,唯有釋德清對儒釋道三家的典籍都有註解,對道家著述的詮解尤為佛教界之翹楚。他撰寫的《觀老莊影響論》和《莊子內篇註》是會通三教思想的重要著作。本論文以此兩本著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觀老莊影響論》探討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會通路徑;接著再透過《莊子內篇註》所述儒釋道三教思想之交涉,以歸納分析其思想脈絡與《莊子內篇註》所呈現的三教會通觀點,從中了解德清如何掌握《莊子》的思想體系,以及詮釋〈齊物論〉之思想內涵。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首先是運用文獻研究法進行字彙對照,考察《莊子內篇註》所參考之注本。其次,運用義理分析法闡釋《大乘起信論》之「一心」思想的義理層級,以及徳清詮釋〈齊物論〉之思想內容。其三,運用思想比較法開展《莊子內篇註》三教思想之會通觀點。經由這三種研究方法,以確實掌握《莊子內篇註》的義理詮釋。 本論文之研究結果,經過詳密的考察,得出《莊子內篇註》的主要參考注本是《南華真經副墨》,其次是參閱《南華真經口義》,德清回應這些注本的「將佛附莊」之說,由此引發與建立他註解《莊子》的根本立場與目的。本文首先從《觀老莊影響論》尋究出德清「三教會通」之方法是以《大乘起信論》之「一心」為理論根據,德清為達成「三教會通」之目的,分別對三教進行了「工夫」與「境界」的判釋,最後以「導歸佛乘」為會通三教的究竟圓滿。隨之本文再由《莊子內篇註》所呈顯雙向會通之路徑,分析「宗教對話」理論模式與思想詮釋的會通觀點有二:一是以禪宗義理解《莊子》;二是援老莊之語為佛教的方便教法。德清註解《莊子》是將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契合點會通起來,從積極正面的作用,建立三教對話之觀點,為促進三教之間的溝通與和諧。最後,本研究以德清註解〈齊物論〉為研究中心,餘內六篇為輔助,從三個層次解析德清詮釋〈齊物論〉之思想脈絡,使讀者對《莊子內篇註》有更深的理解與領悟。
顯示於類別:
[宗教學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7NHU05183001-001.pdf
3026Kb
Adobe PDF
1972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328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