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5934 線上人數 : 61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1986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863
題名:
試論老子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以幼兒教育為例
作者:
謝惠敏
Hsieh, Hui-ming
貢獻者:
哲學系碩士班
陳德和
Te-ho Chen
關鍵詞:
以道護儒
;
儒道互補
;
復歸
;
無執
;
無為
;
自然
;
虛靜
;
老子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5-03-24 14:34:36 (UTC+8)
摘要:
檢視當代台灣幼兒教育之發展,莫不以「唯認知主義」為導向,造成「重智輕德」的偏頗現象,筆者以「試論老子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以幼兒教育為例」做為研究論題,試圖透過老子思想找出回歸幼兒素樸自然的學習之道,本文除了針對「道」的存有與價值的雙重性格做闡述說明之外,亦對老子思想的「虛靜」、「自然」、「無為」、「無執」等意旨做進一步的探討,再者,藉由幼兒教育列舉說明,進一步證成老子的思想,是提醒為人父母及執教者,去掉人為造作及心知的執著,復歸天生的本德,回到生命自然之境的良方妙帖。 自然是老子開顯的境界,老子的自然是指靈虛的胸懷,超脫的境界,然而,靈虛是凌駕於有執之上,放空有執,自在自得。所以為人父母及老師能開通教養即自然,亦是指找回生命的純真素樸,找回心靈不受傷害的純真自我。如果能從老子哲學思想,帶入到幼兒的學習課程中。轉換為人父母者之觀念,改變身為教師者之教學態度,藉著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或是教師在校的活潑生動的情境教學,興發孩童加入多元互動的學習行列,在遊戲中學習,在問題中成長。老子的法自然之道,就是告訴父母、老師如何在開放無壓力的環境中,讓孩子不受干擾、限制的多元學習,回到素樸的本真之德。父母、老師就像是一面鏡子,不將不迎照顯著孩子,適度提醒及叮嚀、而非任其發展。父母、教師若能用老子的道教育孩子,常保開放、開明的心胸接受孩子的學習,「見素抱樸」不失赤子之心,跟著孩子同步成長與進步,不以強勢主導,退出卻不離開,讓孩子盡情的揮灑,效法天道的虛靜自然,透過無為無執的不干擾原則,讓幼兒如其所是的在自我實現過程裡圓融成就,做個扛得起、放得下的人。 總而言之,老子思想除了提醒為人父母及教師者,以寬和包容代替驕寵溺愛,協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之外。並且以「儒道互補」的合作精神;「以道護儒」的開暢胸懷,彌補現今幼兒教育不足之處。父母、教師能以「無」的修養工夫,化解困頓、安頓自身及解消對立,領會「復歸嬰兒」的生命真諦,於「教學相長」的情境中,使臺灣的啟蒙教育能漸入正軌,這是筆者撰寫本文的至深盼望。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7NHU05259002-001.pdf
1459Kb
Adobe PDF
124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202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