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7489 線上人數 : 85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1986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19868
題名:
賦權(Empowerment)思想之儒家省察-以社會工作實務為中心
作者:
陳盈智
Chen, Ying-chih
貢獻者:
哲學系碩士班
陳政揚
Zheng-yang Chen
關鍵詞:
民貴君輕
;
孔子
;
孟子
;
充權
;
天人合一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5-03-24 14:34:42 (UTC+8)
摘要:
社會工作是一個以人為服務中心的助人工作,而傳統社會工作中助人方式或處遇多為協助個案滿足需求、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然而這樣的工作方式或處遇,是否真的對個案是有益的?個案需求是誰界定?社會工作不斷忙碌發展新的助人技術,努力使自己邁向專業化,但我們卻忘去質疑一些基本議題,基於以上反思,本研究將從另一個不同思惟-賦權“Empowerment”來看,這個議題在傳統社會工作模式為較少觸碰也較缺乏概念,相對也是較高的挑戰性,然而我們也意識到「賦權」思維基礎多源自西方社會思想,這樣的思惟模式是否能在不同社會文化中依樣畫葫蘆,也是值得質疑?所以有必要從自身中國傳統文化來探究與反思,有鑑於中國儒家對「成己」與「成物」的關懷與肯認,期待透過有系統、多面性地從儒家哲學反思社會工作中的「賦權」思惟。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交代本研究動機(如上述)及研究方法及步驟。第二章為〈社會工作視野中賦權觀點〉,從賦權思想源起發展及其意涵探索了解賦權整個思想來龍去脈與深切意涵。第三章為〈賦權思想與當代社會工作實務〉,這章將從傳統與賦權思想在社會工作實務中差異及對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探討。最後,對賦權社會工作作一檢視與反思。第四章為〈由儒家思想反思「賦權」理念實踐議題〉,這章將從儒家思想三部分來探討:人之所以為人肯認「賦權」價值信念、由德性主體的挺立論「賦權」理念落實、整體的關懷反思「賦權」理念拓展對賦權理念作一回應與反思。最後第五章為〈結論〉,本章將由四部分來回顧總結與回饋-第一是從賦權思想於社會工作中歷史回顧;第二是賦權實踐中對「權」意義反思;第三是檢視傳統與賦權間社會工作實踐之間不同;第四個將從儒家哲學與賦權思想對話空間來探究與回饋。本文探究發覺賦權實踐關鍵,並不在於他者從中介入,而在主體自身自覺,這對西方思潮為出發賦權理念,可以說是相當缺乏,我們試圖從儒家傳統文化所包含若干思想資源,來與賦權思想相接隼,期待提供另一種證成可能性給予專業助人者新的省思空間。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7NHU05259007-001.pdf
2221Kb
Adobe PDF
0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171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