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3753 線上人數 : 62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藝術與設計學院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037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377
題名:
劉松年《羅漢》三軸畫史意義之研究─兼論其宗教意涵與圖像表現
其他題名:
A Study on Significance of Lohan by Liu Sung-nien : with Faith and Iconography of the Lohan
作者:
梁婷育
Liang, Ting-yu
貢獻者: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白適銘
Shin-ming Pai
關鍵詞:
開禧北伐
;
世態相羅漢畫
;
羅漢信仰
;
南宋
;
三施
;
《羅漢》三軸
;
劉松年
Faith of Lohan
;
Alms
;
Southern Sung Dynasty
;
Lohan Paintings
;
Liu Sung-nien
;
War of Kai-Shi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5-04-20 15:33:03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羅漢》三軸為研究材料,依作品形式、宗教意涵進行繪畫主題之探討;並結合成畫年代之社會背景與南宋羅漢信仰等面向,探討《羅漢》三軸製作動機與目的。 全文除第六章結語外,共分五個章節進行討論。第一章緒論為問題之提出,點明《羅漢》三軸作品主題與製作動機為本次研究之焦點。第二章,藉由相關經典的閱讀,得知羅漢於印度佛教時期即被賦予住世護法之責任,並在經典傳入中國後,透過譯經者及僧侶之傳播,使之又增加了廣施果報的身份。在大乘佛教的推行下,羅漢不僅成為一種信仰,其個人形象與數量皆有具體化及逐漸增加的情形。第三章,中國的羅漢畫發展,自唐、五代之後,分別由張玄與貫休二人建立「世態相羅漢畫」與「野逸體羅漢畫」之圖像特色,並各自為宋人所承襲,最終形成兩大羅漢畫之圖像系統。本次的研究對象《羅漢》三軸,即為宋代世態相羅漢畫之一環。第四章從劉松年的生平、傳稱作品以及師承關係,窺見《羅漢》三軸所反映的繪畫風格,及此畫於南宋初期宮廷畫院之時代性特色。 最後,第五章由羅漢信仰所提倡的「布施」觀念,探出羅漢經典中對「三施」行為的倚重,並從文獻與歷來的佛教繪畫,說明「三施」的圖像表現。除此之外,又從傳統十六羅漢畫與《羅漢》三軸進行比較,得出《羅漢》三軸乃是以單一羅漢形象所繪製的羅漢畫作品。而關於《羅漢》三軸的「製作動機與目的」,乃是基於上述研究基礎:作品年代與繪畫主題的分析,以及南宋社會羅漢信仰之態度。回顧開禧年間宮廷政治,發現「開禧北伐」的失敗,國家極欲恢復安定之心理,極有可能是促使畫家繪製《羅漢》三軸,以祈求羅漢給予國家安定之未來。總結本研究之觀點,《羅漢》三軸從畫面表現,確實可見劉松年之繪畫風格及其活動年代的時代特徵;而透過作品空間表現、圖像分析、「三施」的顯現以及羅漢畫應用範圍的檢討,不僅肯定了《羅漢》三軸為三幅一組表現「三施」主題之作品,亦反映出此組畫作具有寧宗朝為國家運勢祈福之時代性意義。
顯示於類別: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6NHU05673033-001.pdf
6167Kb
Adobe PDF
2577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461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