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4270      線上人數 : 56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835


    題名: 李白樂府詩中的「文學性」
    作者: 何騏竹
    貢獻者: 文學研究所
    李正治
    關鍵詞: 李白;樂府詩;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文學符號學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5-05-18 11:30:23 (UTC+8)
    摘要: 唐朝是一個樂府的時代,胡適就認為盛唐詩的關鍵就在於樂府新辭,而李白樂府詩不論在質或是量方面,都堪稱唐朝之冠。在質方面,李白挾著「將復古道,非我其誰?」的歷史使命,企圖透過自己的創作實踐,恢復古代詩歌的優良傳統,他往往沿用了樂府舊題而擴充新意,別開生面,於舊題之下,呈現出新的主題思想,給予後人古題樂府之新風貌,因此其詩歌意義之深度遠遠超過樂府古辭與同代詩人同題之作,至於量方面,他大量的創作樂府詩,使得樂府詩幾乎佔了其詩歌總和的四分之一,也同時是宋人郭茂倩所輯《樂府詩集》中存詩最多的詩人。李白酣歌縱酒,下筆成詩,他所創作的樂府詩歌綜橫變換,卓然不群,他個人特殊的生命風姿與不斐的詩歌成就,吸引了許多學者讚嘆的目光,從而為此駐足,於是使得李白詩的研究燦燦然蔚為大觀,因此,關於李白個人背景、時代環境、作品風格修辭思想等等研究已是十分豐富,然而,一種屬於李白樂府詩歌內部的、且本質性的思考,或者更為基本性地說──探究李白樂府詩之所以成為詩,而且成為優秀詩歌語言的文學基型,並以一種具體科學化的方法論解析,這在目前而言,可說仍是一片有待開發的地帶。 於是,繼承且修正前人之研究步伐,援用西方文學本質論批評之方法,為李白樂府詩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直接從文本內部探究其文學基項,於是成為本篇論文中心主旨與目標。因此,本論文在方法論方面所採用的理論,將網羅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與文學符號學,統合為一嚴密的文學理論架構,透過同是文本內部批評探究李白樂府詩的文學本質與獨有的特色,而又分別從視覺新鮮感、多層意義與雙軸結構三個角度剖析李白樂府詩的「文學性」,進行一場對於李白樂府詩文學本質思考理論的建立。
    顯示於類別:[文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0NHU00076019-001.pdf285KbAdobe PDF963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87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