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23524      線上人數 : 53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0856


    題名: 雜阿含經的生死觀
    其他題名: Life and Death in the Samyuktagama Sutra
    作者: 黃齡瑩
    貢獻者: 生死學研究所
    蔡耀明
    關鍵詞: 雜阿含經;解脫;涅槃;死亡學;緣起法;中道正見;生死觀
    Samyuktagama Sutra;Liberation;Nibbana;Thanatology;Dependant Origination;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ddle Way;The Perspective of Life and Death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5-05-18 15:14:15 (UTC+8)
    摘要: 當代生死學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讓現代人從畏死到重新思考死亡,本文企圖回答《雜阿含經》對於生死的知見與實踐,期能提供當代生死學在面對死亡時的另一種觀點與解決之道。全文共分為六章,在第一章緒論透過《雜阿含經》346經提出問題,發現世間如果沒有老、病、死,佛陀不會出現於世,說佛陀的知見與正法律,如果佛陀不出現於世,將不會有佛教的產生。346經揭櫫佛陀的知見與正法律正為解決人類的生死問題,而釐清屬於佛教基礎典籍的《雜阿含經》所透顯的生死觀,將有助於以佛教觀點對生死問題初步的掌握。對於生死觀這個概念的理解,以「對於生死現象的觀點」、「關於死後的問題」、「如何面對死亡」三個主題來臨近,更進一步在文獻探討的部分說明當代生死學於三個主題的癥結,分別為「以生的面向觀照死亡」,「闡述死後情形的分歧」,「當代接受死亡的情境」,接著,在第二至五章則企圖鋪陳《雜阿含經》對於這些主題的觀點。 第二章「生死相續的緣起機制-關於存有的想望」,見《雜阿含經》對生死現象的角度,不同於觀看生或再生面向的死亡觀,經由對生的執著,降低面對死亡的恐懼與佈畏。而是觀照死亡現象以及持續不斷產生的生死現象對於生命體而言,都是不得自在、自主的呈現。從緣起法無明、愛、取、有四支的動力結構中發現,生命現象生起的原因,乃為生命體為無明所覆及愛為緣,在這兩個條件下,攀抓出其他六支,這六支因條件具足,由心的因緣而產生,以及最後的生及老死支,這兩支為生命體的一期生命現象,這十二緣起支分一支一支的攀抓與流轉,才造成生死相續的現象。經文說明不從事佛法修學的生命體,不停止無明與愛這兩個條件,只能讓生命現象不斷的匯聚,生命現象不斷的再生與相續乃為生命體不得自主的呈現,也就是說,以緣起法動態流轉的過程說明生死相續才是佛教對生命問題的起點。 第三章「從死後差異論中道正見的生死觀」探討關於死後的問題,在《雜阿含經》中以死後世間與出世間這兩條脈絡下的三種狀態,惡業墮地獄、為善上生天、漏盡般涅槃,指出死後可能的狀態。由於見地的不同,對於死後這個問題將落於不同的理解,透過佛陀的教導而建立更完整的中道正見生死觀。《雜阿含經》中的外道對於死後總落於常見、斷見這兩個邊見,這是由於他們觀看生命體的方式是以身見來取著不斷變化的五受陰,當以身見看待生命體,對於死後的狀況將落於生命體持續的存在亦或是死後就斷滅,不再有任何的生命現象。 但就《雜阿含經》觀照生命體的方式,不同於以身見取著生命體的構成要素五受陰,而是以佛陀所教導的法目五受陰與緣起法來看待生命體的靜態構成與動態流轉和還滅,以這些法目觀照生命體,不見有恆常不變的我、人等概念,而是見其生命體當條件具足時就不斷流轉,持續再生於三界之中,如透過佛法修學停止讓生命體匯聚於三界中的那些條件,就能停止於三界中持續的存有狀態。而當外道探究聖者死後處於何種狀態,《雜阿含經》說明的是,聖者建立起恰當觀照生命體的方式,透過梵行具有讓五受陰滅盡的能力。死後的這三個狀態中,以聖者的漏盡般涅槃對「關於死後的問題」這個主題帶入了另一個層面的深度,也擴大對生命體的理解方式。 第四、五章則回應第三個主題「如何面對死亡」,針對《雜阿含經》中的人物以佛法修學為主要特色,第四章「以往生人、天善趣接受死亡-十善業道跡的修學為中心」與第五章「以不受後有超越死亡-解脫道的修學為中心」則分別以世間與出世間這兩個脈絡下所從事的佛法修學來面對死亡,屬於世間脈絡下的生命體一生以十善業道跡在身、口、意三行上的實踐為修學的中心,以及臨終時刻攀緣自己所做的三善行,得以往生人、天善趣,完成不畏後世苦的目標。 而屬於出世間脈絡下的聖者實踐解脫道的功課,以不受後有,停止再到三界中存在這樣的目標來超越死亡,欲成辦解脫道的目標須經過四個果位,解開綑綁生命體於世間的纏縛。解脫道的功課首先建立起對五受陰的恰當觀照,以非我、非我所、不相在,生滅法等性質拆開生命體對身見的纏縛,即以恆常不變的我、人概念所造成的貪染。接著,在生命活動的防護上捨離貪欲,運作的功課包括以根律儀停止根境之間依於貪欲的繫縛,以及將念頭運作於佛陀所教授的法目上,逐漸具備以七覺支開發禪定的資糧。透過恰當觀照生命體的方式與禪定力的累積,時時刻刻都能防護於貪欲的生起,成證解脫道的果位阿羅漢,當身壞命終死亡的時刻到來,識受陰不再進入名色受生,而是身心俱盡,證入無餘涅槃。 最後,透過本文的結論,對於當代生死學以及死亡、生死、生命教育的範疇與內涵,應更注重對「解脫」、「涅槃」的理解,將可開啟這些學科另一個層面的視野與廣度。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生死學系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0NHU00672012-001.pdf257KbAdobe PDF355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93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