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成長與記憶之河-鄭清文小說研究〉以社會學質化研究中的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對資料(小說作品)進行觀察,並在資料(作品)中賦予概念性的編碼,透過概念與概念間的連結與建構,抽取出一個可解釋鄭清文作品的解釋性理論(「成長」與「記憶」),並配合小說中母題的量化統計,對鄭清文的創作階段重新進行分期,並試圖突破一些既有定論的未竟之處,重新賦予近年來蔚為風潮的鄭清文研究之下的新的詮釋角度與意義。本文第二章『第二章、追尋一條大河的源頭』中,第一節『傳統社會下童年經驗(記憶)』,將討論鄭清文生長的傳統農村與「鄉下人」的人情溫暖中,所構築的理想世界,對鄭清文的日後的思考與作品產生怎麼樣的影響?第二節『現代化知識層面的影響與衝突』,企圖探詢的焦點便集中在,鄭清文進入都市後,所感染到的知識氛圍與新吸收的現代知識,對他思考狀態的影響及改變。第三節,『《峽地》:傳統農村秩序與「現代化」價值觀的短暫融合』出版時間為1970年的長篇小說《峽地》,是第二節兩種價值系統衝突的延續,並可視為鄭清文作品進入七○年代前的總結。『第三章、大河組曲的誕生與變奏』本章中,筆者追索鄭清文創作版圖中,主要文學意念,「成長」觀念的形成、變化與延伸。第一節中文先探詢「成長」觀念的形成,接下來則以作品對「成長」的觀念做出討論。同時,在以「成長小說」為作品的類型中,還劃分兩種層次,其一是訴諸於成年讀者的「人生成長」故事,其二則是以少年讀者與兒童為對象的「少年成長小說」與「童話」,本章將分別對這兩種類型的作品,進行探討與詮釋。本章的第二節當中,筆者主要對鄭清文「成長」觀念的變奏-「烏托邦」,進行討論。本文將對將先探討催化作者「烏托邦世界」形成的力量,其次再以作品分析,鄭清文所創造的「烏托邦世界」具備何種特徵與性質。從上述的層面延伸,我們也發現,在鄭清文作品中,兩個重要的文學意念,「成長」與「記憶」同樣透過對「烏托邦」世界的追求,形成交疊與連結的部分,「成長」觀念導引至「烏托邦」世界的追求,「記憶」也因對「烏托邦」世界的追求而誕生。『第四章、流經都市與舊鎮的長河:反英雄的小敘述,為鄭清文創作的第三階段,起至1971年到1987解嚴前,此一階段鄭清文的寫作層面,題材更為擴大。第一節、『現代英雄萬萬歲?』主要探討鄭清文書寫現代人在都市、職場上的慾望與道德的作品群。第二節、『舊鎮民眾史』,以一系列小說,勾勒出社會變遷對一個小鎮的種種影響。「舊鎮系列」繪出的圖像,也是一幅想像地圖,而作家藉由這幅地圖紀錄、凝聚群體記憶。第三節,『邊緣人物的構圖』。第三階段起,鄭清文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的層面更加拓寬,他以一系列「邊緣人物」(畸零人)的呈現,呈現他對社會問題的深入觀察,本節將觀注鄭清文如何呈現這些作品,他以何種態度面對這些社會問題。『第五章、污濁血河中的歿頂與重生-重構歷史記憶,政治小說的實踐與關懷』1987年解嚴後,鄭清文幾乎以一年一篇的創作速度,寫下約十篇的政治小說,同時也完成有「消解與重建」意味濃厚的長篇《舊金山、一九七二》。第一節,敘述鄭清文在處理小說中的政治事件時的特殊視角,他以接近於「口述史」的歷史取材方法,將歷史材料從政治文獻的書面紀錄與統計數字的關注中,轉移到市井百姓身上,利用各種庶民敘述者的「記憶」敘述顛覆官方的「歷史記載」,作為重構歷史的書寫策略。第二節,鄭清文以截斷生命力的角色呈現,去譴責統治階層的罪惡,重新開創出八○年代以後,台灣政治小說的新穎格局。第三節「去中國化」理論與小說的實踐」,將先關注「去中國化」理論可能形成的因素、其次探討當作者的「去中國化」以小說實踐的方式成形時,所可能造成的問題。最後則說明本文研究的限制與不足之處,並為其他後繼研究者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