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77256 線上人數 : 322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2128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287
題名:
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
作者:
劉乃華
Liu, Nei-hua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陳德和
Te-Heo Chen
關鍵詞:
道德思想
;
荀子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15-06-02 15:55:17 (UTC+8)
摘要:
荀子生當戰國末季,世變日亟,亂君亡國相屬,社會道德逐漸崩潰、人心險詐,社會上到處充滿強凌弱、重暴寡的現象。是以人之爭奪、殘賊、淫亂等行為皆肇因於人生而有好利、有疾惡、有耳目聲色等欲望之使然,荀子真切地體驗到人之負面的罪惡,因此荀子之「性惡論」乃對應而生,同時他也體察人為性所撓,為陋所蔽,無法成聖,故而修養之處在於化性去陋,由偽而生善,並強調「致誠養心」與「積善成聖」為道德實踐之普遍性法則。同時他也認為人的本性是生而「好利而欲得」,故人之性是「固無禮義」、「不知禮義」的。而人之所以有禮義等道德觀念,完全是「學而求有之」,「思慮而求知之」得到的,亦是「聖人化性起偽」的結果。他說:「起偽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性惡〉)。 同時在自然觀上,荀子對於「天道論」作了創見性的批評,提出「明於天人之分」(〈天論〉)的觀點。他認為天是無意志的自然界,有其運行的常規,它與社會的治亂、國家的興亡無關。自然界的天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其固有的運行常規;反之,它也不能主宰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治亂只能從社會本身去尋找原因。故荀子指出,「政令不明」、「本事(指農業)不理」、「禮義不修」才是亂世的根源。因此,他認為人們如果能依照自然界本身的變化規律去實行,自然能管理天地、支配萬物,進而使天地萬物為人類所利用。因此,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張人應積極去控制和利用天地萬物,使之「裁萬物、養萬民」以達王者之政。 在認識論上,他指出「形具而神生」(〈天論〉),明確地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依賴於人的物質形體。荀子肯定地認為,世界是可知的。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意指人是具有認識能力,其客觀事務是可以被認識的。他反對孔孟的「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先驗論。他說:「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正名〉)。即是人在認識事物的能力上,只有與客觀外在相接觸(合)以後,才能構成知識。因此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儒效〉)的傑出結論。從人的認識過程,荀子更認為,認識首先從感官和外物接觸開始,經過「心」的思考後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因此,其二者間的關係是:「徵知,必將待天官(感官)之當薄(接觸)其類(外物),然後可也」(〈正名〉);反之,「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解蔽〉)。 在認識的過程中,荀子擔心「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因此要克服這種蔽於道之一隅,最重要的方法即是保持「心」之「虛壹而靜」。荀子對於認識過程之細緻分析,可說是古代認識論之發展,極具重大之意義。順此荀子也從孔子「周文」的基礎上,發展出「禮義之統」之系統,在老、莊的「虛靜」和墨家「同異」的概念上,創發了獨特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這些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裡,富有極高之價值,更促進了古代邏輯學之發展。荀子的年代距今雖已有兩千多年,然文化瞬變不息,於時空上也有著不同的主客觀條件,但無疑的是,人類的許多問題似乎也不斷地重演著,無異於往昔,而先哲對於真理的洞見,卻是歷百代而不衰的。荀子在道德思想中確實有著諸多卓見,值得現今社會與教育引為借鑑。針對當前道德淪喪、世變日亟的時代,希望從荀子道德思想中,獲得啟示與時代意義。 本論文除結論外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乃簡述本論文寫作之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範圍,從歷代學者研治之成果了解荀學精神矢向及學術義涵,知其思想精華以此延續為荀學研究之方向。其本文研究之方法乃循牟宗三先生對經典詮釋所持之觀點為知識、思辨、感觸三者並用之經典詮釋法,以之探究荀學人性之義涵,道德思想之精微,博觀約取以期近荀子原意,並依藉前賢研究之成果,增益研角的多樣性,以貞定文本語意確切性之依據。其研究範圍乃以現存《荀子》三十二篇為主要研究材料,本文試圖從荀子性惡論入路,以此探究荀子人性論為第一序探索。在依循哲學與觀念史之徑於荀子人性論之基礎上,審視人性論之義理架構以此開展荀子心性論及禮義之統觀,作為道德思想與實踐之第二序析論,以期由歷史意義與思想價值,作為現代意義之啟示。 第二章則探討「荀子道德思想的基本性格」,由荀子的天道觀、人性論及認識論,討論荀子思想的核心部份。荀子不依天道而建立人道,其主張天是無可取法的,又主張人性為惡,故此兩個基本觀點發展出人為主義,是為其學說之一大特色。荀子又以義辨能群為人之特色,義辨為理智之作用,能群為理智之基礎,依此而形成理智主義。對於心理之作用,又分為性、知、能三部份,其性不涵攝著知故不能認知禮義,性既無法認知禮義,故順其性之本然發展必出於惡之一途,因性之本然為惡,如欲為善必須仰賴聖人化性起偽使得出於善之可能,依此形成荀學中經驗主義之產生。 第三章探討「荀子道德思想的主觀依據」,由化性起偽的修養論與智心體系的心靈論兩大特色,以檢證荀子道德思想實踐之可能性。從道德實踐的客觀依據「禮義法度」,及道德實踐的主觀依據「心」,了解心如何認知禮義而治性,以此推知荀子道德思想實踐之立論是否圓滿與完備。 第四章討論「荀子道德思想的社會實踐」,從隆禮義而殺詩書、法後王、知統類,以及治辨與分義,以達經國定分、化成天下,外王之治,這些都是荀子客觀理想的展現,惟禮義之統的創見彰顯其識智心靈的形態,更為荀子社會實踐思想的最終依據。 第五章討論「荀子道德思想的人格成就」,從荀子的禮樂之論探討道德修養的規範,並經由學之工夫以達人格的成就,成為能善群治國,以應事變救世的大儒。最後一章即為第六章「結論」,討論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限制與時代意義及啟示。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1NHU05259004-001.pdf
887Kb
Adobe PDF
3485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289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