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146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2124537      在线人数 : 32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461


    题名: 公共藝術之「場所性」研究-關於幾個公共藝術作品的現象學分析
    其它题名: A study on the “Placeness”of Public Art--An Analysis on Public Art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作者: 彭馨慧
    Peng, Hsing-hui
    貢獻者: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魏光莒
    Kuan-chu Wei
    关键词: 生活世界;公共藝術;場所
    Public Art;Life World;Place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15-06-04 14:15:38 (UTC+8)
    摘要:   本論文是一篇關於公共藝術之所在的“場所性”探究;公共藝術以生活世界為切入點,作為一種介入的藝術而成為生活世界的一部份,面對公共藝術之所在,即面對著生活世界中最直接的經驗。然而,架構在現代性觀點下對公共藝術的認識,將它變成中性調的視覺美化裝飾或無意義的空間複製品,掩蓋了公共藝術作為生活世界中的此在之部分真實。   本文朝向的“場所性”研究將是回歸到公共藝術於生活世界之內,採取現象學的主體客體經驗交流互動的觀點,不同於現代性主-客二元對立的論述,以及工具理性之下對空間可被任意切割、區分、複製並在本質上並無不同的認知,試圖由現象學的視野為分析的入路,展開對“公共藝術之所在”的真實照面,即與此所在內所相涉的藝術創作、身體、空間、他者的照面,並透過對台灣三個公共藝術個案進行整體性的解讀與深層細緻的描述可能,進一步將公共藝術總體在場的場所性談出。   本論文研究大致分為兩部分,即基礎理論探討與由“場所性”看三個公共藝術個案,其內容概述如下:【第壹章】說明本研究強調是一種不同於現代性觀點的空間認識,以生活世界為出發的整體性思維視野去審視公共藝術的“場所性”。【第貳章】進入理論基礎的探討,由公共藝術做為一藝術品(物)與參與其中的身體,以及與地方場所經驗的關係層次上,以海德格對「物」所開啟的場所觀注,梅洛龐蒂之「身體-空間」經驗的場所揭示,再過渡到段義孚之「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作為“場所”認識的學理基礎。【第參章】、【第肆章】與【第伍章】從公共藝術設置的生成經驗之前、中、後的歷時性向度來看:公共藝術尚未進入設置前的空間、公共藝術決定設置即藝術家之創作須留神關注的所在(地方)以及公共藝術品(物)最後設置之所在,從這幾個層面展開公共藝術個案(鹿港「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板橋火車站公共藝術「板橋印象」以及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公共藝術「於天地的恩賜中」)“場所性”一種靈活的看與深層的解讀與詮釋。【第陸章】是本研究的結論。 
    显示于类别:[建築與景觀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91NHU05699010-001.pdf984KbAdobe PDF1324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275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