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2124010      線上人數 : 84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1593


    題名: 台灣歌仔戲胡琴音樂研究
    其他題名: A study of Taiwanese Opera Hu Qin music
    作者: 賴達逵
    Lai, Ta-kuei
    貢獻者: 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鄭榮興
    Rong-xing Zheng
    關鍵詞: 歌仔戲胡琴;戲曲;歌仔戲;胡琴;主胡;殼仔弦;大廣弦;二胡;中立音;調式;加花變奏;喇叭弦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15-06-17 13:45:42 (UTC+8)
    摘要:   歌仔戲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戲劇,成型至今不過百年,在中國的戲曲中是屬於較年輕的劇種。經歷了「歌仔館」、「歌仔陣」、「落地掃」、「野台戲」、「廣播劇」、「電視歌仔戲」到「精緻歌仔戲」等各種時期,音樂也從早期的「錦歌」慢慢的加入各式戲曲音樂和流行的歌謠來豐富歌仔戲音樂的內涵。   歌仔戲音樂原先是屬於自彈自唱的農閒自娛,所使用的伴奏樂器也極其簡單,僅用大廣弦或搭配月琴作簡單的伴奏。隨著時代的進步,群眾對音樂的需求增加,因此伴奏樂器和技術也不斷的加入和發展,形成今日的文武場完備的伴奏陣容。而主導歌仔戲音樂的靈魂樂器-------「主胡」,扮演著聯繫前場和主導音樂的重要任務,也是本論文所研究的主軸。   歌仔戲長期的伴奏方式都存在著「幕表戲」時期的即興伴奏方式,即使是現在的歌仔戲演出,伴奏譜上仍然有許多的曲調只有歌詞而不具樂譜,完全是以伴奏者的藝術修為即興的依詞伴奏。昔日由於是職業班的關係,老藝人們不願將歌仔戲胡琴的伴奏方式傳於他人,但隨著老藝人的凋零,許多的歌仔戲胡琴的特色和伴奏方式也隨著慢慢失傳。在現今的學術論文和書籍,對於此一領域皆無涉獵,因此研究歌仔戲胡琴音樂,是歌仔戲研究的重要一環。   本論文主要研究歌仔戲胡琴的曲調來源、胡琴種類和歷史、演奏及相關歌仔戲胡琴的美感探討,共分六章:第一章包括了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和文獻探討。第二章整理了歌仔戲的曲調分類和來源。第三章討論了歌仔戲胡琴的種類型制、來源和功能特色。第四章主要探討歌仔戲胡琴的運用和加花變奏的模式,以收集到的有聲資料整理分析,歸納出加花變奏的模式和方法。第五章則探討歌仔戲胡琴的相關美學,包括調式的色彩美感和影響歌仔戲胡琴特殊風格的中立音問題。另外歌仔戲胡琴在伴奏時,對前後場的掌控和心態探討,和歌仔戲在不同場域和時代下的美感。最後的結論除了總結本論文所討論的結果,並且希望透過本論文的研究能影響學術界對本土音樂的重視和發展。
    顯示於類別:[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2NHU05673003-001.pdf3380KbAdobe PDF2659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65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