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50738      線上人數 : 76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196


    題名: 水與土地的交錯-大坵園的土地變革與空間想像
    其他題名: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and Water--Land-use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Imagination of Dayuan
    作者: 李淯竫
    Lee, Yu-ching
    貢獻者: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李謁政
    Yeh-cheng Lee
    關鍵詞: 空間想像;空間美學;土地變革;日常生活
    everyday life;spatial imagination;land transformation;sparial aesthetics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15-07-31 16:07:30 (UTC+8)
    摘要:   本論文是一個以時空歷程為背景,將大坵園的土地開發及轉變過程作為空間想像的探討研究。其中所關注的是大坵園的土地變革,在每個時空歷程中所建構的空間組織,對於當時的土地開墾。使用以及對於未來的規劃所進行的想像。   在研究方法上,是以歷史文獻與地方史料的蒐集。老照片和相關圖表的呈現,以及地方耆老與居民的身體經驗。利用口述歷史的方式來揭露地方的深層感受,並將空間生產與社會建構的空間論述,經由人文的關懷角度來詮釋對於土地變革中社會組織的演變,最後再加上空間美學對於地方空間想像的探討。從日常生活的經驗.身體經驗的分享與集體記憶,所形成的認同感來建構出大坵園的社會空間所擁有文化獨特性,進而成為對於未來空間想像的依據。   聲音是大坵園土地開發中所產生的獨特音響,也成為了代表大坵園地方發展的音樂風景,在此研究者試圖以音樂的聲響,來作為對於大坵園土地的空間想像來詮釋大坵園的土地變革。 章節架構中以樂曲形式來編排章節,將時空歷程中重覆疊砌的空間建構成想像空間,並且以大坵園土地變遷中的重要標誌物---埤塘,來見證社會空間與生活空間的建構過程,成為地方時空歷程的牽引。 對於大坵園的未來發展將其獨特的地方性,在聲音。生態以及全球化的層面進行其空間想像。   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討的主題為   一,大坵園的土地變革過程中,每個階段歷程對於土地的使用。規劃其空間性的社會建構為何,以及對於未來的空間想像為何。  二 以台灣空間美學作為空間研究的反思,大坵園的土地開發在時空歷程變遷中, 將人與土地的關係以貼近日常生活與身體經驗的感知方式來呈現, 試圖解釋其地方認同感對於未來大坵園空間發展的意義為何。
    顯示於類別:[建築與景觀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3NHU05699003-001.pdf7880KbAdobe PDF2923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548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