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2310      線上人數 : 17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394


    題名: 靜觀蕭勤抽象藝術
    其他題名: contemplator "Hsiao-Chin" L'Art Abstrait
    作者: 謝明憲
    Shieh, Ming-shionn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陳章錫
    Chang-hsi Chen
    關鍵詞: 繪畫;蕭勤;藝術;哲學;抽象藝術;靜觀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15-08-04 11:41:03 (UTC+8)
    摘要:   蕭勤以靜觀自然而達到與道合一的忘我境界,而得到創作和鑑賞的靈感。對於蕭勤先生的繪畫形式,深值筆者從造形藝術的深層及哲學美學觀點加以進一步省思。   蕭勤繪畫充滿宗教玄思以及理想主義精神的藝術,加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成為藝術創造的催化劑,對人世的頓悟了然,促成其藝術風格的轉變(其間歷經了非形象、行動藝術時期,“道”時期、密宗與東方哲思時期、生命的真諦時期),變故的陣痛和覺悟的省思,蕭勤以其畫道盡人生體悟。   第一章「緒論」中,50年代當時台灣地區抽象繪畫的出現,在中國藝術史上可謂是傳統文人藝術精神邁向西方現代藝術行伍的一個重要階段。自從抽象繪畫在台灣發生以來,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四十餘年來,抽象繪畫在台灣畫壇一直表現出帶有神秘的色彩。因此,更讓我們深信作為台灣抽象藝術先驅的蕭勤先生於其間的影響其重要性為何?   第二章「靜觀蕭勤習畫之路」;為何靜觀?如何靜觀?靜觀之後所產生心境為何?及概要的敘述蕭勤先生習畫過程。第一節 『靜觀之意義』談靜觀的修行功夫,從老子第十六章裡「致虛守靜」的功夫去探究。藉由觀照本心,去探求人性的平衡。第二節 『概述蕭勤』其勇氣智慧與決斷,使他能夠在那個陌生而複雜的藝術環境中,知道自己所選擇的,並向國內做前瞻而積極的藝潮介紹?對台灣的藝術運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意義?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第三節 『習畫過程及李仲生教學理念之啟迪』談李仲生的藝術理論與教學方法,以及對蕭勤日後的創作有了決定性的影響。   第三章 蕭勤美學觀的美學基礎「象外之象」;蕭勤美學終可歸為——探尋「象外之象」的「意境美學」;筆者個人將透過「象」的美學釐清,來檢視個人對抽象繪畫的認識及形式色彩的演變。第一節『「象」與「大象無形」』,「大象無形」,是指天地之間,有形體的東西,一定是有限大的,只有無形的東西,才能無限大。就像無極的虛空一樣,所以是大象無形。第二節『「象」與「抽象」、「具象」』,以繪畫表現形式則區分為「抽象」、「半抽象」、「半具象」或「具象」等,依據抽離物象的程度或是寫實描繪的深度,所給人的印象。第三節『「象外之象」』,「象外之象」的直觀意識顯現,它包含了相互連繫而又性質不同的兩個象。第四節『「象無象」』,將立「象」形式化,其「象」的構成有如「八卦」一般,不外乎用有限的形象,創造出無限的意象,以達至「有、無」、「虛、實」的意象思維。   第四章 蕭勤的創作理念與實踐;蕭勤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和極具宗教玄思的藝術表現,以理想主義精神經歷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展現藝術創作的實踐,第一節『繪畫創作理念發展與生命觀』,蕭勤的畫是涉及禪意的畫,創作生命因子包含了父母親給予的藝術天份,其抽象繪畫表現形式的有如視覺的音樂。第二節『繪畫風格的轉變』,蕭勤是在美學表現的危機、壓力、與求變的內在需要下進入了禪、道的尋索。第三節『「龐圖」運動到「東方畫會」的發展』,談「龐圖」運動其組織性之意義,「東方畫會」的創生到東方畫展年表。第四節『蕭勤創作的思想內涵及其對台灣藝術發展之貢獻』,1、以「陰陽為體,虛實為用」的哲學觀。2、「以象成道」、「忘象悟禪」的心靈痕跡。3、二元雙向互補的藝術觀。4、靜觀藝術。5、繪畫創作觀。6、蕭勤對國家藝術發展之貢獻。   第五章 蕭勤抽象藝術之時代意義;第一節『抽象藝術由來及其主流』,抽象藝術(ABTRASCT ART)的起源大約在一九一○至一九一四年左右,當時的一些藝術家集合其興趣開始實驗抽象繪畫。第二節『對抽象藝術的看法』,某些抽象藝術其思維方式是取自然界的物象,以意識轉念抽離真實的世界,形構出有形的造型,再將它簡化至與原造型相似的圖像,或是完全脫離原造型形式,進而完全改變至不可辨識的圖形。第三節『抽象藝術於台灣的發展』,抽象繪畫在台灣畫壇一直表現出帶有神秘的色彩。起初之始,是受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影響,而以一種「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及「另藝術」的抽象表現形式。第四節『蕭勤對當代之意義及其影響性』,蕭勤隨著生命的不同階段,開拓不同的藝術主題,以極限的創作思維展現形而上的心靈意境,並在視覺形式與藝術思維之間達成一種平衡。   第六章 結論;「靜觀蕭勤抽象藝術」此一命題,是筆者在觀賞《蕭勤》一書時,所感受到的想法,其中,「“象”的美學探討」最主要的引用,是將繪畫創作的形式,更清楚的將形象的意義明辨分析,再由此超越或否定,如此深入解析,並藉由外在「形而下」的「象」探索至內在「形而上」的「意」。讓愛好藝術觀賞者,明辨「象」之「意」,同時,更能喜愛抽象藝術。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94NHU05259007-001.pdf1361KbAdobe PDF661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150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