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7622 線上人數 : 65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人文學院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人文學院
>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
Item 987654321/2279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2797
題名:
《莊子》內七篇生命哲學之研究
作者:
張耀仁
Chang, Yao-jen
貢獻者:
哲學研究所
謝君直
;
陳政揚
Chun-chih Hsieh
;
Cheng-yang Chen
關鍵詞:
內聖外王
;
心齋
;
坐忘
;
至人
;
神人
;
真人
;
聖人
;
逍遙
;
工夫
;
境界
;
周文疲弊
;
緣督
;
兩行
;
以明
;
無己
;
天
;
自覺
;
生命
;
莊子
;
命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5-08-06 13:55:42 (UTC+8)
摘要:
中國傳統儒道釋文化,向以主體生命的自覺為本,並重在工夫修養的實踐與智慧境界的圓現,此咸與西方傳統之以客觀對象的自然為本,且重在知識邏輯的思維與純粹理智的探求乃判然有別,故稱「生命的學問」,亦曰「實踐的形上學」;而道家的《莊子》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故俱足如斯之義理本質與價值特色亦無疑。 〈逍遙遊〉是莊學的總綱,故「逍遙無待」之境是莊子終極的生命理想;〈天下〉是莊子內七篇思想的總結,故「內聖外王」之道是莊子圓滿的至德世界;而能實現此境此道者,必然是俱足圓滿的理想人格,故〈逍遙遊〉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因此,莊子價值生命的終極實現,必然是經由主體自覺地修養成至人、真人(神人)與聖人之理想人格,並通過蕩相遣執與融通淘汰之實踐工夫,以達至逍遙無待與物我共榮之圓滿境界的動態歷程。故本文的義理結構與研究進路為: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課題與研究動機、研究材料與現況回顧以及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第二章莊子生命哲學的修養自覺義:首先,通過「禮崩樂壞的混亂時代」、「功利征戰的威權統治」,以及「百家爭鳴的橫議思潮」等客觀環境之考察,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形成背景」;其次,通過「芒昧身心的照見」、「生死之所由的妄形」,以及「是非之所由的成心」等主觀身心的觀照,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內在要求」;最後,通過「天」、「命」,以及「道」等概念,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形上理據」。第三章莊子生命哲學的成聖工夫義:首先,通過中國人性論對「工夫論」的詮定,以及與莊子「修養自覺義」的義理關聯,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意義與價值」;其次,依莊子內七篇一貫的脈絡次第,以及真心常德的主體論,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問題意識」;最後,通過內七篇中之逍遙無己、隱几喪我、以明兩行、心齋坐忘等修養內容,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實踐意涵」。第四章莊子生命哲學的成聖境界義:首先,通過實踐的形上學對「境界論」的詮定,以及與莊子「成聖工夫義」、「修養自覺義」的義理關聯,以探求「莊子成聖境界的意義與價值」;其次,再分別以莊子的「至人」、「真人」,以及「聖人」等三個面向為主,並以「德和常保的至人境界」、「智證圓融的真人境界」,以及「無為功化的聖人境界」等內容為次,以探求莊子生命中的理想人格與圓滿境界。第五章結論:陳述本文回顧、限制與展望,以及莊子生命哲學的現代意義。合此章節、次目,期以圓滿呈現《莊子》內七篇生命哲學的終極義諦。 中國傳統儒道釋文化,向以主體生命的自覺為本,並重在工夫修養的實踐與智慧境界的圓現,此咸與西方傳統之以客觀對象的自然為本,且重在知識邏輯的思維與純粹理智的探求乃判然有別,故稱「生命的學問」,亦曰「實踐的形上學」;而道家的《莊子》既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故俱足如斯之義理本質與價值特色亦無疑。 〈逍遙遊〉是莊學的總綱,故「逍遙無待」之境是莊子終極的生命理想;〈天下〉是莊子內七篇思想的總結,故「內聖外王」之道是莊子圓滿的至德世界;而能實現此境此道者,必然是俱足圓滿的理想人格,故〈逍遙遊〉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因此,莊子價值生命的終極實現,必然是經由主體自覺地修養成至人、真人(神人)與聖人之理想人格,並通過蕩相遣執與融通淘汰之實踐工夫,以達至逍遙無待與物我共榮之圓滿境界的動態歷程。故本文的義理結構與研究進路為: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課題與研究動機、研究材料與現況回顧以及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第二章莊子生命哲學的修養自覺義:首先,通過「禮崩樂壞的混亂時代」、「功利征戰的威權統治」,以及「百家爭鳴的橫議思潮」等客觀環境之考察,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形成背景」;其次,通過「芒昧身心的照見」、「生死之所由的妄形」,以及「是非之所由的成心」等主觀身心的觀照,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內在要求」;最後,通過「天」、「命」,以及「道」等概念,以探求「莊子生命自覺的形上理據」。第三章莊子生命哲學的成聖工夫義:首先,通過中國人性論對「工夫論」的詮定,以及與莊子「修養自覺義」的義理關聯,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意義與價值」;其次,依莊子內七篇一貫的脈絡次第,以及真心常德的主體論,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問題意識」;最後,通過內七篇中之逍遙無己、隱几喪我、以明兩行、心齋坐忘等修養內容,以探求「莊子成聖工夫的實踐意涵」。第四章莊子生命哲學的成聖境界義:首先,通過實踐的形上學對「境界論」的詮定,以及與莊子「成聖工夫義」、「修養自覺義」的義理關聯,以探求「莊子成聖境界的意義與價值」;其次,再分別以莊子的「至人」、「真人」,以及「聖人」等三個面向為主,並以「德和常保的至人境界」、「智證圓融的真人境界」,以及「無為功化的聖人境界」等內容為次,以探求莊子生命中的理想人格與圓滿境界。第五章結論:陳述本文回顧、限制與展望,以及莊子生命哲學的現代意義。合此章節、次目,期以圓滿呈現《莊子》內七篇生命哲學的終極義諦。
顯示於類別: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95NHU05259023-001.pdf
2441Kb
Adobe PDF
29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325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