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437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9671      線上人數 : 70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4373


    題名: 論莊子內七篇對知的超越與圓融-以認知的差異性和弔詭性為中心
    作者: 謝國樑
    Shie, Guo-Liang
    貢獻者: 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陳德和
    Te-Huo Jhen
    關鍵詞: 弔詭性;認知;無我;虛己;莊子;真知開顯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016-10-25 15:05:06 (UTC+8)
    摘要:   「虛己無我」能入無人之境,此「無人」不是沒有人,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一體同在的心境。當真知開顯,自能安時處順,妙遊於人間。欲證得逍遙自在,當觀自在活自在。出世為自覺,入世妙遨遊。  「差異性」即是特殊性,我們生活於「差異性」的世界裡,也正因為這個「差異性」,讓我們創造了很多新知識,更加瞭解這個世界。「差異性」亦是有限性,讓我們執持於自我中心而僵固。  認知「弔詭性」為「同在」而努力,「同在」即是小/大並存,彼此互相肯定,而這個「/」,正是心識運算區別抉擇出來的,它相反相成,亦是相成相生。玄智從此生,它須從認知「差異性」中超越。當認知從小/大並存中超越而消融合一,即能入「道」。區分,是差異性;辯證,是弔詭性。超越的過程是「詭辭為用」,以「消融」化「用」而為一,於認知上即是「差異性」、「弔詭性」的淨化而圓融。  本文研究不在於解決「服貿」案評論者的爭議,在於說明諸多的言之成理或持之有故,皆是「前結構」的本位立場所造成的認知「差異性」。再從認知「弔詭性」的觀照下,可以說明這些種種見解都建立在「有所不見」的基礎之上,也都各以自己的觀點立場展現「有所見」,亦即是有所見/有所不見的同在。對於這種現象的療癒,在《莊子‧內篇》中已提出了對知的超越與圓融義理與實踐方法。
    顯示於類別:[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4NHU00259003-001.pdf1008KbAdobe PDF2246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234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