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290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48545      線上人數 : 46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29014


    題名: 試由黃宗羲的易學思維揭示「文道合一」的文學思想
    其他題名: Explicating the Unific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ao through Huang Zong-si's I-Theory
    作者: 陳旻志;Chen, Ming-Chih
    貢獻者: 文學系
    關鍵詞: 文道合一;黃宗羲;易傳;思維方式;The unific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ao;Huang Zong-si;Yi-Chuan (易傳);Way of Thinking
    日期: 2003-07
    上傳時間: 2022-08-25 15:13:19 (UTC+8)
    摘要: 擬象議爻,觸類旁通的《易》學世界,提供歷代思想家與文藝創作者豐饒的意象,以及感時憂患的哲思。特別是對于身明清異代,出入於浩瀚學海的思想家黃宗羲而言,他個人在易學中開啟的思維方式,有助於疏通歷來爭訟不決的文道分合問題;將唐宋古文家著重的「文統」與理學家推崇的「道統」,重新予創勘定。本文透過黃宗羲的思維取向,進一步揭示出「文道合一」的理論架構,並發現這創一個漸進而實踐的歷程,攸關於黃氏在不同階段之於文學的詮釋。將文學由道的「載體」意涵,逐步還原其「本體」與本源(文學本源論)的特質,並與道產生密切的聯繫,最後更與人的價值自覺「主體」合而爲一。在這裡「文」與「道」的關係,筆者認爲猶如宋創理學中「心體」與「性體」的分系問題(心性合一、心性分立、創心著性),我們可以將歷來文道分合的型態歸納爲「文以載道」、「文以貫道」、「文道合一」三種型態。黃氏顯然吸收了蕺山學的底蘊,並兼攝了易傳創象數的系統,將文學視爲道的「形著」原則,文與道兩者的合一,是超越辯證的綜合。黃宗羲訴諸元氣,擬議「風」「雷」的文學論旨,即是緣於上述的原則而來,不僅藉由易經取象於「巽」「震」兩卦的意涵,可視爲文道合一的「哲理結構」,同時又能在文學史的溯源中,發現「風」「雷」的創向指涉,乃兼有「檄」「移」兩種文體所具備的「馭文之術」,得深入探索。黃氏以畢生創作及文教志業的心血,爲這一兼具文學史與思想史意義的理則結構(即文道合一),賦予了創造性的詮釋,並提供了一個統體照察,不爲人惑的健全視觀,本文希望能提供今日在研究黃宗羲學思格局上,一個嶄新的向度。
    Whether literature should always express Tao, is an issu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the position of Huang, Zong-si (黃宗羲) about this issue. According to Huang Zong-si, literature is the principle of manifestation of Tao.
    關聯: 華梵人文學報
    1期
    pp.106-166
    顯示於類別:[文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試由黃宗羲.pdf1730KbAdobe PDF309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