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73363 線上人數 : 23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本校期刊
--文學前瞻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文學前瞻
>
Item 987654321/4645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4645
題名:
《太平廣記》報應故事的果報觀
作者:
余沛翃
關鍵詞:
太平廣記
儒家報應觀
道教報應觀
佛教因果報應
日期:
2010-07-01
上傳時間:
2010-12-14 23:49:11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文學系
摘要:
《太平廣記》全書500卷、目錄10卷,共510卷。依題材可分為92大類,其中第102卷至134卷是「報應類」故事,共514則故事。中國的報應觀念是以儒家為主體,兼受佛教與道教思想的影響。因為儒家與道教的報應觀念有相近之處,也有相異之處,本文將兩者同列於儒道報應觀討論。儒家的報應觀可分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世因果,現世遭報」二項;道教的報應觀則是闡揚受報主體包含家庭子孫;佛教果報思想自立一類,分為「殺生之罪,萬惡之首」、「善惡福禍,自作自受」、「生死輪迴,三世業報」等三項。儒道與佛教報應觀的目的是希望達「勸善懲惡」之效,並且有互相融合之處,也都有著跟小說文本結合以宣揚教義、思想的目標。本文試以儒道報應觀、佛教的果報思想為主軸,對照《太平廣記》報應類故事,藉以得出此類故事中的因果報應觀。
關聯:
文學前瞻
10期
顯示於類別:
[本校期刊] 文學前瞻
[文學系] 文學前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4022001004.pdf
374Kb
Adobe PDF
3321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932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