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3169      線上人數 : 18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98


    題名: 從生命科學發展史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作者: 陳恒安
    關鍵詞: 生命科學發展史
    生物學
    生物科技
    生物學與文化
    日期: 2004-03-01
    上傳時間: 2010-12-17 13:19:54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
    摘要: 以生命科學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生命科學一直同時具有實用與理論的色彩。「生物學」這個字眼的出現,標示著十九世紀的科際整合。有關生命現象的知識的整合,雖然改變了相關的知識地圖,但是人類面對諸多知識時的基本態度並不因為科技整合旗幟的升起而改變。從農業、醫學乃至實驗胚胎學發展的例子可以發現,人類企圖掌控物質力量的願望一直沒變。人類的生活也因此獲得長足的改善。另一方面,大眾對於新科技的反應在歷史中也一再出現同樣的模式:從審慎驚懼到麻痺。例如,從胚胎學家威廉‧魯 (Wilhelm Roux) 對新研究領域與技術的審慎態度,乃至於諾貝爾獎對漢斯‧斯佩曼 (Hans Spemann) 實驗的讚揚,一直到人們對桃莉羊的懷疑或對生物科技光明前途的期待,在在顯示人類對知識的基本態度。本文嘗試從歷史實例中呈現生命科學這種實用與理論的二元本質,以避免因新科技的閃爍外衣而忽略了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長久以來沒有改變的基本性質。
    關聯: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1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通識教育中心]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10000106.pdf216KbAdobe PDF3589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730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