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Item 987654321/539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8278/19583 (93%)
造访人次 : 2117314      在线人数 : 27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399


    题名: 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
    作者: 謝大寧
    日期: 2004-09-01
    上传时间: 2010-12-17 13:19:55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
    摘要: 在傳統經學中,《詩經》的詮釋方向雖也曾經經歷過幾次變動,比如說漢代的訓詁、六朝隋唐的義疏、宋明的義理等等,但大體而言,從孔子(甚至更早)依比興之旨為之定調以後,詮釋的基本典範就一直不曾有過變動,這現象一直到近代才有了一些改變。原則上說,我們向來視《詩經》為中國文學的鼻祖,這看法即使到今天,也依然沒變,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以「《詩經》為中國文學之首出」的原則,其內涵在古今的理解上,是有重大不同的。今天我們多數人是以所謂純文學的觀點來理解這個原則,我們傾向於認為《詩經》乃是一些原初素樸的歌謠,而後為采風之官蒐集編成,基於此,我們乃有必要回歸《詩經》的原貌,而純以原始歌謠來看待它的文學美。當然從《詩經》的編成上看,說《詩經》包括一些素樸的歌謠,這自然是事實,但這個事實邏輯上恐怕並不必然就會導致另一個結論,亦即我們應恢復《詩經》的純文學風貌,不過這樣一個結論卻又似乎是今天流行的觀點,也幾乎構成了目前所有《詩經》詮釋的基本典範。於此,我覺得之所以導致這樣一種詮釋典範改變的原因,似乎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檢討,我們好像都只是簡單地接受了上述的邏輯,因而總認為它原來是什麼,我們就應該還其原貌,而比興的老詮釋傳統反而是儒家對這種原貌的揚棄,或說是基於道德目的的運用。可是《詩經》之作為經典,其時代顯然較諸儒家的成立要來得更早,而我們似乎並沒有考量到,即使是同一個文本,當它作為原始口耳相傳的歌謠,和它之被編成同時並被當成了經典,其意義的改變,更何況我們也許還可以進一步來問,這些歌謠真的就只是我們想像中的如同閩南客家山歌一般的所謂民歌嗎?然則,這裡有沒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呢?在我看來,我相信章實齋「六經皆史」的說法,事實上以某種形式提供了此一詮釋典範改變的背景。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此一改變直接源自章實齋,「六經皆史」亦自有其原來的意思,這意思是什麼,非本文所能具論,而我只是認為這句口號式的話,後來逐漸被窄化成六經皆是某種「史料性」的文本,這也就是說當經典只是史料的時候,史料自應依照客觀性的要求而還原其原貌,當這想法成為研究的前提後,遂使我們傾向於重新恢復《詩經》之為原始歌謠這樣一種還原工作。在這裡,我們乃看到了一個事實,亦即它和比興詮釋傳統所預設的前提對不對並沒有關係,而是當我們自認為我們較諸古人更能「客觀」地看待經典時,它事實上已經隱含了我們鮮少察覺的某種「經典意識」的改換;我以為正是因為我們對「《詩經》之所以為經」的看法改變了,才有了後來詮釋典範的改變。因此,在我們討論《詩經》的詮釋進路之先,乃有必要先回到所謂經典意識這個意向性概念的檢討上。
    關聯: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2期
    显示于类别:[本校期刊]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通識教育中心] 南華通識教育研究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010000201.pdf95KbAdobe PDF2037检视/开启
    index.html0KbHTML776检视/开启


    在NH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