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73791      線上人數 : 64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揭諦 >  Item 987654321/553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533


    題名: 康德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則的實用意義
    作者: 鄭志忠
    關鍵詞: 康德
    判斷力批判
    目的
    合目的性
    實用的
    過渡
    自然
    日期: 2006-03-01
    上傳時間: 2010-12-17 16:13:25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哲學系
    摘要: 自然目的論有一段長遠的歷史,它表達了人類思考自然現象的生成變化之原因的素樸態度。一般而言,自然合目的性原則表示整體與部份間組織的有機統一關係。康德的批判哲學本身也預設了一種理性之內在的目的論解釋。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中就特別強調把理性視為有機體。不過,康德在第三《批判》裡,從判斷力本身的結構與功能出發,重新給予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則一個批判的詮釋。對康德而言,判斷力是在具體中運用知性與理性的先天原則的能力。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則是判斷力所獨具的一條純粹主觀的、形式的先驗原則;它不僅表達了認知能力之間的和諧統一是所有經驗認知之所以可能的主觀原則,同時也表達了理性反思自然時所做的一個先驗預設,即特殊的自然本身是合理性的,是人的認知能力所能掌握的,雖然就人的認知能力而言,這是人永遠無法確定地知道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第三《批判》的系統任務的背景下,即自然的合目的性理念作為溝通知性的自然與理性的自由之橋樑,闡明這個判斷力的自然理念,在人類具體的生活中,就其文化與歷史的發展和建構的觀點下,所具有的康德式的實用意義。本文的主要論點是康德試圖用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則給「實用的」(pragmatisch)目的論世界觀提出先天的根據。我的進路是分析這個原則的不同面向進而顯示它們之間的系統性關聯以便證成康德的企圖。在此,「實用的」一詞之使用是依康德在其《實用的觀點下之人類學》一書的用法。粗略地說,「實用的」相對於「思辨的」(spekulativ)。「認識世界」(Welt kennen),就康德而言,截然不同於「擁有世界」(Welt haben)。後者強調人類從其自身,在道德-實踐的觀點下,以自然的合目的性為指導原則,發展與運用其自然理性的能力,以建立一個合乎理性終極目的的人文世界。
    關聯: 揭諦
    10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揭諦
    [生死學系(生死學系碩士班,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揭諦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12001003.pdf413KbAdobe PDF2536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349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