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036366      線上人數 : 333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6170


    題名: 《四庫全書》與法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及其社會影響
    作者: 蕭東發;周悅
    關鍵詞: 乾隆
    《四庫全書》
    狄德羅
    法國《大百科全書》
    日期: 2007-06-01
    上傳時間: 2010-12-21 14:05:27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
    摘要: 18世紀是世界歷史上重要的一百年,在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後的資產階級革命風起雲湧,把歐洲領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東方的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集權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統治手段更為殘酷,社會更為黑暗,這樣相反的結果一定程度上於東西方分別出版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大書有關,一部是法國狄德羅帶領「百科全書派」編纂的《法國大百科全書》,一部是中國清朝皇帝下令編纂的《四庫全書》。由於東西方文化底蘊的不同,使這兩部巨書風格各異:《百科全書》重創造,著眼于現實;《四庫全書》重因襲,沉湎於歷史。《百科全書》的編纂者以科學和民主為旗幟,熔鑄了18世紀中葉以前歐洲取得的全部文化成果,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學說和理想追求;《四庫全書》的纂修,對古代典籍進行了系統整理,匯輯了中國漫長歷史進程中留下來的豐富遺產,體現了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徵。它雖然推動了清代考據學的發展,但重道輕藝、淡泊科學技術的傾向,與《大百科全書》所具有的革命性和科學性是大相徑庭的。尤其是統治者在編纂的過程中大肆禁書、毀書,乃至大興「文字獄」,其結果削弱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民族的創造力。
    關聯: 出版與管理研究
    3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出版與管理研究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出版與管理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32000304.pdf366KbAdobe PDF1284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846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