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914284 線上人數 : 121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NHUIR
本校期刊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NHUIR
‧
管理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
本校期刊
>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
Item 987654321/5423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423
題名:
從文化觀點看檳榔之今昔
其他題名:
Betel Nut's Present and Past Seen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作者:
周明儀
關鍵詞:
檳榔
風俗民情
文化意涵
Betel Nut
Custom and Folklore
Cultural Connotation
日期:
2008-12-01
上傳時間:
2010-12-17 13:42:17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通識教學中心
摘要:
熱帶植物檳榔,由於具有去瘴消食、下氣去痰的療效,卻不適合中原土宜生長,因此曾是古代南方藩屬之國進獻中土的貢品,也是富貴之家才能品嚐的珍稀之物,自漢代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土的風俗民情因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歷史變遷,古人所謂的「瘴鄉」已隨著環境開發與醫藥衛生的進步而改觀。檳榔去瘴的醫療功能與交際應酬之用既逐漸式微,嚼食檳榔而嘴紅齒黑的形象也越來越不見容於文明社會;從醫學觀點來探討嚼食檳榔對健康的危害,更是教人心驚。此外,山坡地大量改植檳榔,對水土保持與生態維護也為害甚鉅,因此社會大眾對於檳榔的評價自然是弊遠多於利。檢視歷史變遷中的檳榔文化,自貴如珍饈,屢被題詠,並具有醫療、社交功能的定位,轉變為如今食之有害健康、植之破壞環境的諸害之源,其質變結果既發人省思,其遞嬗之跡亦深具文化意涵。
關聯: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5期
顯示於類別:
[本校期刊]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通識教育中心]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2011000505.pdf
733Kb
Adobe PDF
5401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466
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