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8278/19583 (93%)
造訪人次 : 1125044      線上人數 : 470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huir.nhu.edu.tw/handle/987654321/5868


    題名: 網路社會運動之語藝分析:以苦勞網中「香港反WTO」事件為例
    作者: 蔡鴻濱
    關鍵詞: 反WTO
    社會運動
    語藝
    網路
    日期: 2006-07-01
    上傳時間: 2010-12-20 14:46:27 (UTC+8)
    出版者: 南華大學傳播學系
    摘要: 目前全球超過8.7億的上網人口,使得透過電腦網路所建構的「虛擬」空間蓬勃發展,也促使傳統社會運動理論中實體的集體行動概念,面臨了鬆動與挑戰。本研究基此發想,乃從網路現象、社會運動、以及語藝三者的關係出發,以語藝為主軸,探討:1.在網路從事社會運動,其議題實踐的限制為何?2.網路社會運動平台中的文本,如何進行語藝觀察與分析?3.工人運動網站「苦勞網」論壇板中「香港反WTO」事件作為一網路社會運動,其與傳統社會運動中的語藝應用,有何差異?首先,就網路社會運動議題實踐的限制來說,研究者發現,從事網路社會運動須先擁有一定程度的知識與經濟水平等結構性條件,亦即社會上的相對弱勢者,便排除在網路社會運動之外,或者需透過精英代言與解救,也因此從語藝角度分析網路社會運動文本,必須警覺到網路社會運動議題受限於精英觀點。其次,就網路社會運動的語藝研究方法來說,研究者分為靜態或是動態文本,兩者都可作為探討網路社會運動說服來源的資料,而選取文本的判準乃在於文本的豐富性與研究目的。 最後,在傳統社會運動與網路社會運動的語藝差異比較上,研究者發現,因為虛擬網路的時、空與網路社群的特殊屬性,使得網路社會運動的語藝呈現上,與傳統的社會運動有諸多的不同,不論是在轉化對真實的認知、改變抗議者的自我認知、社會運動正當性的取得、指出行動方向、網路動員行動、以及維繫社會運動上,兩者在語藝面向呈現上各具特點,因此,進行網路社會運動的語藝研究時,在理論與方法應用上,必須有所區隔。
    關聯: 傳播與管理研究
    6卷1期
    顯示於類別:[本校期刊] 傳播與管理研究
    [傳播學系] 傳播與管理研究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22060101.pdf892KbAdobe PDF1301檢視/開啟
    index.html0KbHTML338檢視/開啟


    在NH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